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医疗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护理信息化作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患者体验的重要手段,正逐渐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深入了解护理信息化的实践与成效,岐黄天使受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委托,开展以“聚焦数智·赋能天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本期对象是重庆市中医院护理部信息干事熊丽媛。
她将与我们分享医院在人员调配、培训考核、数据建设应用及利用AI技术服务患者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打破信息围墙,有效管理千人调度
秋末冬初,新一轮全国大范围降温,医院也将迎来就诊高峰,特别是老年、儿童以及呼吸疾病患者会明显增多。
“每年这时候,护士的紧急调配都是护理部面临的难题。”熊丽媛老师说到,特别是调配具有急诊急救能力的护士,管理部门需要从全院1500多名护士中精准筛选符合条件的人员,就更难了。过往的做法是管理人员给护士长打电话确认合适人员,整个过程耗时、耗力、耗人,效率相对低下。
为了解决护士调配问题,重庆市中医院正在着手建立一套以排班和人员信息为基础的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基于数据分析,管理人员可以在移动端实时查看床护比、护士排班、护士资质、护理工作量等内容,为人力支援紧急调配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具科学性的决策依据。
培训考核线上化,管理工时大幅降低
护理管理人员不仅要能做到迅速“排兵”,还要重视日常的“练兵”。不同阶段、不同层级的护士能力标准和岗位要求不同,护理部都会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人员去制定培训计划及课程,监督组织实施,确保培训内容合理化。
在此之前,培训和考试中判断不同层级人员是否合格这项工作都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如今重庆市中医院有了新的解法。“信息化工具是培训考核的好帮手。我们医院领导一直重视并大力支持信息化建设,借助‘悠小护’联合研发培训管理工具也是得益于此。通过信息化赋能,一场考试可实现对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设置不同的及格线。”
熊老师表示,医院使用“悠小护”以来,已经完成69场培训、71场考核、2.2万余人次培训及考核。在职护士、规培护士、中医专科护士培训考核等全部都放在悠小护上完成。经统计,培训发布平均耗时从43分钟降到12分钟,节省72%工时,分析汇总平均耗时从62分钟降到8分钟,节省87%工时。现在系统能实现理论考试自动阅卷,技能考试线上评分,考生只需要上传视频到系统,考官在电脑前即可完成技能监考,而且考试成绩系统还能自动多维度统计分析,AI解析功能更是直抓痛点,管理人员省去了大量重复繁琐的工作。
释放数据力量,把时间还给护士和患者
信息化的核心之一,是如何充分释放数据的力量,让护士少加班让患者更安全。熊老师认为,护理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目的之一,是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来对相关工作查漏补缺,进而推动护理工作的良性向上发展。
护理部时常需要外报数据给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每次都需向临床科室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双方都苦不堪言。然而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数据是基础,要先有数据,才能做统计分析;要想得到比较好的系统建设效果,还得从最基础的板块和功能开始做,基础数据颗粒度越小,统计分析效果越好。
熊老师强调道:“只有做好数据分析才能更好地发现和改进问题,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数据说话’。举例来说,我们联合悠小护开发质控检查板块,检查结束结果自动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相较于之前人工统计,准确性和快速性不言而喻。”
“我们医院大力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初衷是减少护士的非护理工作时间,提升护理管理效率,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患者,还给护士。”
吸引和留住患者的AI导诊
“重庆市中医院微信公众服务号”上有一个功能是“智能导诊”,提供了智能导诊、智能问药、辟谣较真等人工智能医疗服务,患者只需要描述症状,就能准确推荐可挂号的科室或医生,这为患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向新而行的变革者
信息化建设和数智化赋能的影响力正在触及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极有可能预示着一种全新工作模式的到来。
首先,信息化会重塑护理工作流程: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护理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操作环节,比如自动化数据录入与处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其次是进行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借助信息化系统对护理工作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
再者是实时监控与预警:信息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及时发出预警,使护理人员能够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熊老师坦言,护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不但达成了预期目标,还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重庆市中医院在重庆市护理学会主办的智慧护理案例比赛中连续两届获得好成绩,联合研发的悠小护系统平台更是成功入选“首届数字中医药典型案例”。
面向未来,熊老师相信,护理信息化在未来能做出更亮眼的成绩。中医和信息化是当前医疗行业的热词,抓紧时间打造属于我们中医护理的信息化标杆产品一定没错。